发布时间:19-07-02 |
【】
【】
环境中的锑(sb)主要以三价和五价两种形式存在,sb的存在形态影响其毒性及迁移性。研究环境中sb的形态转化,有利于揭示sb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和环境风险。理论上来说,sb(v) 和sb(iii) 各自稳定存在于好氧和厌氧环境中。但是,在自然环境中,sb(v) 和sb(iii) 也分别能在缺氧和有氧的环境中被检出。近来研究表明,由微生物驱动的sb(v)-sb(iii) 转换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。目前,sb(iii) 的微生物氧化过程及机理研究已较为充分,针对sb(v) 的微生物还原过程研究相对较少,尚无相应的分子机理研究。
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“海洋环境微生物与生物技术”团队前期筛选、鉴定了一株希瓦氏菌 (shewanella sp. cnz-1) 可高效还原pd(ii) 和au(iii),在此基础上,团队进一步模拟海洋沉积物--海水界面的缺氧高盐环境,研究并首次报道了海洋环境中细菌还原sb(v) 的过程及分子机理。考虑到海洋环境硫酸盐含量丰富及sb的亲硫属性,进一步研究了硫循环过程中的主要存在形态(so42-/so32-/s2o32-)对cnz-1还原sb(v) 过程的影响;结合基因组、转录组及rt-qpcr揭示了cnz-1在含s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还原 sb(v) 的关键响应基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电子传递路径(toc)。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(1区 top 期刊,if2018 = 8.355)、rsc advances和biotechnology progress等sci期刊上。
胡晓珂研究员为本系列研究的通讯作者,张海坤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,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科院前沿重点、中澳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的支持。
toc
论文链接: